秦山核电大修驶入数字化“快车道”
日前,《中国核工业报》刊发秦山核电副总经理刘崇都署名文章《秦山核电大修驶入数字化“快车道”》,全文如下:
核电厂大修,是保证核电厂后续安全运行,根据设备的老化特性和技术规格书要求,按计划停堆而集中进行的比较大规模的检修活动。
2022年,秦山核电一系列大修业绩实现跨越式提升:标准五年大修工期从45天缩短到30天,标准十年大修工期从60天缩短到40天 。全年7次大修,计划工期278天,实际工期222.4天,提前55.6天,增加发电量约10亿千万时,其中3次大修创国内最佳工期纪录,1次大修创中国核电最佳工期纪录,有力推动秦山核电9台机组平均能力因子再次达93%的世界先进水平、7台机组 WANO综合指数满分、年发电量实现“八连增”,再次彰显了秦山维修力量。
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 ,“国之光荣”的坚定捍卫者,秦山核电不仅有着105次大修、150堆·年的经验与积淀,更有着追求卓越、勇立潮头、争做核电维修领跑者的奋勇和担当,在坚持安全发展、创新发展的基础上,积极谋划,超前布局,自主开发数字化大修管理系统——iDaxiu,探索出一条以数据驱动为内核的大修数字化道路,为核电数字化、智慧化转型提供“秦山方案”。
针对难点痛点进行数字化转型
数字化是传统行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,将数字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。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迎接数字时代,激活数据要素潜能,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跨界创新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国家战略引领 。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共识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选择。
在核电生产运维活动中,机组大修是任务最集中、涉及范围最广、协调因素最多、管理要求最高、高风险工作最密集、对机组能力因子贡献最大的综合性项目 。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不断深入,对大修提出了更高要求,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,把握发展主动权, 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大修管理方法以提升大修精细化管理水平,已成为核电企业的必然选择。
秦山核电维修团队敏锐地洞察到数字化创新的力量,在 2017 年就前瞻性地规划设计了大修数字化“赛道”,成立专项攻坚组,设立数据、业务、管理、效率四项目标,针对大修业务的难点痛点,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 。基于丰富的大修实践经验,秦山核电将成熟的大修业务模式及精细化的管理体系进行提炼封装,经过6年31次大修实践的迭代优化,建立了百余个数据模型,开发出以大修规划、大修准备、大修实施和大修总结四个阶段为构架、以大修全过程业务为场景、以虚拟数字经理为理念的综合性一站式智慧化大修管理平台,秦山核电由此正式驶入了核电大修数字化的“快车道”。